工程材料、技術及工法之創新研發,將工程提升效益或功能提升以團隊合作為導向獲取最大的成就,將企業永續經營
BIM建築資訊模型化的定義、核心概念與特點
本文探討BIM(建築資訊化模型)的定義、核心概念與特點,解析其如何通過三維模型和數位化管理,提升建築專案的效率與協同能力,並強調BIM在現代營建業中的關鍵作用。
建築資訊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,BIM)是一種數位化的建築設計和管理方法,通過創建可視化的三維建築模型,通過共享一個中央資料庫,整合和管理建築專案的各種資訊。BIM提供了全面的專案資訊管理和協同工作平台,幫助建築專業人員在設計、施工、營運和維護階段進行空間分析、碰撞檢測、材料屬性、設備管理等工作。拆解BIM的定義中的三個重要元素:
1.建築領域(Building):BIM的應用不僅局限於單一建築物,而是廣泛涵蓋整個建設領域,例如城市規劃、交通建築、環境工程、節能工程和地下空間工程等。
2.資訊(Information):BIM使用數位化資訊來描述建築環境,包括幾何訊息(如尺寸和形狀)和非幾何訊息(如各建築元件屬性與參數、設備資料、廠商資訊和工程備註)。
3.模型化(Modeling):BIM將建築設計、施工和運營的相關資訊整合到一個共享的模型中,除了建築的幾何形狀的可視化呈現,還包含建築元素的屬性、性能和關聯性等資訊,能跨組織同步參與模型的檢討和評估,以確保專案的順利進行和問題解決。
BIM的核心概念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:
1.圖形:BIM通過可視化的三維建築模型呈現建築專案的幾何形狀和空間關係。這使得設計師和工程師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建築設計。
2.資料與資訊:BIM能夠從建築模型中提取各種資料和資訊,包括材料屬性、成本估算、時間表和維護信息等。這使得利害關係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建築專案的各項資訊。
3.關聯性:BIM的優勢在於建立各種資訊之間的關聯性。這表示當一個元素改變時,所有相關的資訊都會自動更新,確保專案的一致性和準確性。
4.可傳遞應用的資料:BIM不僅能夠生成可視化的建築模型,還能夠提供可傳遞應用的資料。這些資料可以用於建築專案的各個階段,包括設計、施工和運營,從而實現建築專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BIM具有以下特點,使其成為建築設計和管理的重要工具:
1.視覺化:BIM將所見即所建,通過可視化的三維建築模型,使設計師和利益相關者能夠更清楚地理解和評估建築專案。
2.數位化:BIM能夠從建築模型中提取內容和資訊,包括生成清單和數據提取等功能。這種數位化的方法使得建築專業人員能夠更準確地進行預算估算、材料管理和工程計劃等工作。
3.協同與溝通:BIM基於建築資訊模型的唯一性,確保了專案各方之間的協同工作和溝通。所有利害關係者都可以共享和編輯同一個中央資料庫,從而提高專案的效率和協同工作能力。
一項建築專案是涉及數百名不同專業人士的複雜過程,包括建築師、工程師、商業專業人員、承包商、商人和建築工人等。沒有BIM,每個人都獨立工作,計劃不兼容的問題可能直到施工階段才被發現,導致昂貴的變更和時間延誤。然而,建築資訊模型化實現了參與建築專案的即時協作,顯著改善成本、安全性和效率。因此,BIM成為當今在營建業最具影響力的技術趨勢之一。
延伸閱讀